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6)
五县(市)城关要按照中等城市定位,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促进县(市)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接、功能延伸的能力,扩大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协作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五县(市)老城有机更新。加快桐庐凤川-江南新城、淳安青溪新城、建德洋安新城、富阳东洲新城、富阳创新创意产业新城、临安青山湖科创新城、临安锦南新城等新城及桐庐县城滨江商住综合体、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富阳东洲岛城市“大阳台”综合体、临安太湖源国际生态文化村等综合体建设。
2、大力培育中心镇
按照小城市定位,通过完善规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把省、市级中心镇培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进步、功能设施完善的区域经济社会中心。重点将部分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加强中心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支持中心镇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适当倾斜。加强中心镇建立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风情小镇”创建,发展一批特色城镇。切实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3、切实加强区县(市)协作发展
充分发挥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区对五县(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五县(市)发展的财政投入。继续推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效对接。建立杭州城区与五县(市)对口协作机制,各城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对口协作县(市)。优化市域产业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市级产业集聚区。鼓励杭州市区投资主体参与县(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城区工业功能区和县(市)重点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挂钩,建立企业搬迁对口协作关系。以区县(市)产业协作带动市县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生态共建。加强区、县(市)人员交流。大力发展郊区经济,实现区县(市)合作双赢。
第四节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扶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提高农民创业创收能力。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下山移民、生态村建设、农村庭院整治。统筹协调市县财政,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投资体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建设力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健康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年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作者:,来源:)
- 商业秘密,请让我们来保护你! 2015-05-10
- 2014年宁波十大版权事件评出 2015-06-02
-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及法律地位主要有哪些 2015-06-05
- 专家建议绘制专利地图助力我国通信行业抢占制高点 2015-06-04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英德冷饮部兰忠德侵犯百色市酒厂右江注 2015-05-10
- "抢”人商号还告人侵权 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