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5)
由上可以看出,商业秘密的侵权是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为前提的。在我国商业秘密的侵权表现形式如前所述有三种: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这条规定说明了对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不正当获取的行为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即使尚未披露、使用也为法律所禁止。这里的不正当手段主要有间谍行为、色情引诱、虚假陈述、贿赂等等。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人,又将该商业秘密披露给他人,自己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均是对商业秘密的双重侵犯。他人明知或应知自己从侵权人那里得到的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仍使用或将该商业秘密泄露、允许他人使用也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他人从侵权人那里得到该商业秘密的动机是明显的,获取的行为是积极的,这当中有非法手段获取的含义。反之,善意第三人取得或使用该商业秘密,不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这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最为常见。定有保密协议的当事人,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一节,为各国商业秘密保护法所禁止和规定。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针对广大未建立保密合同的单位,规定“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行为也为法律所禁止。这主要依据于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加重商业秘密的保护。
(二)确认商业秘密的主体,是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一环
商业秘密有权利主体,即拥有商业秘密的主体可以是法人、非法人单位,也可以是公民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非常广泛,可以讲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了商业秘密并合法控制了它的人都是商业秘密的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由二个以上的主体组成共同主体。
商业秘密有侵权主体,即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大致有合同约定有共同保密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本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如何理解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的经营者呢?我国目前商业秘密的保护放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经营者的规定不能含盖商业秘密的主体,即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不局限于经营者。商业秘密的主体只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是远远不够的。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对商业秘密侵权主体的范围解释为:“人”意为自然人、公司、商业托拉斯、房地产、信脱基金、合伙、联合、合资、政府、政府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或其它法律或商务实体。由此可见,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也是相当广泛的。我们讲的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这条,应该是个宽范围理解。事实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泛指商品经营、服务和这种商品经营、服务有关的参与者,有利于保护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界定侵犯商业秘密主体的服务,是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重要的一环。
(三)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重在民事财产权
商业秘密具有财产的属性。许多人共识商业秘密是非常有价值的商业资产。一般说来,一个企业的持续的商业成功应取决于对它的商业秘密的充分保护。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就是一个靠秘密配方而取得商业成功的例子。中外成功人士千方百计地保守商业秘密,正是看中了它是能直接带来商业价值和财产利益的特性。侵犯商业秘密的直接后果是商业利益的丧失。所以讲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说到底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所有人的财产权。
商业秘密具有财产权的四项权利,即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商业秘密的占有权。商业秘密所有人对其商业秘密的占有源于其研究开发的智力成果或经商业秘密所有人允许、转让其使用。商业秘密是一种无形财产,不占据空间,人们看不见摸不到。在客观上无法被人们实际占有和控制。这也是知识产权最根本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商业秘密与有形物的占有相区别。有形物只能被一个民事主体所占有,而商业秘密所有人虽不能实际占有它,却可以实际控制它,将它置于秘密状态。一种商业秘密可以被多个民事主体同时占有。商业秘密所有人不能排除他人自行研究开发该商业秘密成果。他人也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允许使用合同、转让合同)得到该商业秘密。当然多个主体的占有是有相对性的,占有人多了,大家都有该商业秘密,该商业秘密也就不具有秘密,没有商业秘密的价值了。商业秘密的使用权。商业秘密的使用不同于有形物的使用。房屋所有人对房屋行使民事权利时,或住、或租、或卖、或赠送等,只能享有一种权利。而商业秘密可以被多个民事主体反复多次使用。商业秘密的收益权。利用商业秘密获取收益是每个商业秘密权利人所追求的目标。商业秘密的实用性给商业秘密所有人带来的正是这种收益权。倘若该商业秘密在利用后不能产生预期的收益,该商业秘密的保留价值也值得考虑了。商业秘密因他人的侵权而使收益受到损失,是商业秘密权利人最大的损失,也是该商业秘密权利人要求保护的主要内容。商业秘密的处分权。商业秘密所有人对其商业秘密有自己使用、转让和允许他人使用、决定是否使用等处分权。这种处分权的行使他人无权干涉。商业秘密所有人通过行使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实现着民事财产权。(作者:未知,来源:网络转载)
- 上一篇:域名与商标权利冲突的解决途径
- 下一篇:商业秘密立法若干问题探析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plus/mood.htm
相关阅读:
- 尤努斯经验与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对策 2015-05-22
- 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 2015-05-22
- 企业法人注销登记 2015-06-05
- 世界各国防泄密高招 2015-05-10
- “三道杠”起诉“AL” 洋品牌-博弈中国市场阿迪达斯状告 2015-05-10
- 离职雇员对保险公司商业秘密侵权的分析 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