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上山,乡村再添“乡愁” ——来自西南地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现场的调查(6)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早在几年前就试点机构改革,将工商、质检、食药监三部门合并进原工商局(现市场监管局),并在各乡镇设立了工商所(现为市场监管所),设置1到3人,常驻距县城一小时至半天不等车程的各乡镇。这几个人要负担起全乡镇所有的相关工作。尽管驻乡镇生活让他们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第一手信息,却难有机会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解决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督导组在检查中发现,农村市场假冒伪劣食品流动性强、量大面广、经营模式多样,而基层监管部门人少、事多,专业化程度不高。机构改革后的基层市场监管所承担着原工商、质检、食药监等多项监管职责,人员缺乏,业务能力不足。同时,因经费保障不足,监管人员普遍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执法监管存在困难。
对此,督导组建议,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作用,推进监管“触角”延伸到村,形成监管合力。“有的市县还将协管员、信息员工作补助列入财政预算,如云南省罗平县在每个行政村配设1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工作补助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我们希望多宣传推动一些这样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督导组有关负责人表示。
3.让乡村振兴“统筹推进”
在贵州铜仁玉屏县新店乡老寨村,村口的小店面积不大,货架也只有寥寥几排。督导组仔细检查,这个经济显然并不发达的小村子,居然没有任何“山寨”食品销售。是这里的品牌意识培养得好,村民都不愿选择廉价劣货吗?
收银处大包小包的快递告诉了督导组答案。原来,这家店是中国邮政设立的“村邮乐购”农村电商便民服务站,线上依托“邮乐网”和“邮掌柜”系统,线下借助邮政农村窗口资源等实体渠道及物流配送渠道,让村民享受“购物不出村”的便利。有了线上丰富的选择和线下便捷的物流,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不同档次价位的食品,不用只在昂贵的名牌食品和便宜的假冒伪劣食品中做选择,当地的“山寨”食品自然没有了市场。(作者:未知,来源:未知)
- 上一篇:全聚德起诉商标侵权索赔15万元
- 下一篇:“玉浮梁”商标之争,权利人终审获胜
- "抢”人商号还告人侵权 2015-05-10
- 商业秘密,请让我们来保护你! 2015-05-10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英德冷饮部兰忠德侵犯百色市酒厂右江注 2015-05-10
-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及法律地位主要有哪些 2015-06-05
- 2014年宁波十大版权事件评出 2015-06-02
- 专家建议绘制专利地图助力我国通信行业抢占制高点 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