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设计”融合下工业设计的版权保护(2)
在专利方面,《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14版)显示,中国自1995年开始,工业设计的专利申请量开始持续增长,到2011年已经占据了世界设计专利申请的50%至55%。从专利申请量和活跃领域变化趋势看,可以将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归纳为:从平面包装设计转向产品造型与图案的结合;从单纯功能设计转向功能与美学的结合;从小家电产品扩展到装备制造业。
在版权方面,互联网时代版权保护模式不断创新。以北京为例,201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共同开发的版权电子认证系统“设计盾”网站正式上线。它具有高效、快捷、安全、权威的特点,以全数字保护模式,24小时之内即可完成线上登记认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和实体服务,面向区域政府、园区、设计机构、高校和企业,提供与设计知识产权相关的展示、多种模式交易、管理、评估、咨询和纠纷代理等服务。
版权保护面临挑战
“传统设计”促进了农耕文明,“现代设计”推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科技+设计”的融合模式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在知识网络时代,一切传统的模式正在面临深刻变革。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都将彻底改变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它是信息革命与能源革命、制造革命结合起来的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和思维革命,设计的对象不再是有形固化的产品,而是在网络空间中的全球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另一方面,未来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中高端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也要满足大众可分享的多样化、差异性的需求。尤其在“使用性消费”与“文化性消费”所构成的主体消费结构中,后者越来越多地被社会重视,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标新立异。
笔者认为,目前工业设计的版权保护面临新挑战:第一,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性、去地域性、弱专有性,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复杂。第二,工业设计更新频率快、可模仿性强、复制成本低等特点,加之网络众筹以及3D打印的出现,使侵权更加便利化。第三,小微设计企业知识产权占有率不高,市场化程度低,知识产权管理不完善,需要提供指导与帮助。为应对“科技+技术”融合下工业设计版权保护的新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其一,要完善立法,加大惩处力度,构建强有力的保护创新的法制环境。其二,做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简化程序,建立知识产权评价、专利战略研究、侵权监测为一体的专业性、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其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在行业内部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权利、诚信共赢的价值观念。其四,紧密结合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的最新动向,积极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事务的交流与合作。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企业的竞争不再限于其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其有无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这种竞争已从谁控制技术、质量就控制市场的旧模式逐步转向谁控制知识产权就控制市场的新局面。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的责任,也是设计师每个人的责任,不侵权、不盗版,应从我做起。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转载)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相关阅读:
-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2015-06-03
- "小吊机"群体性专利侵权划上休止符 2015-05-10
-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那些权利? 2015-06-02
- 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制建立 商业秘密核定须报上级 2015-05-21
- 技术秘密与专利的区别和联系? 2015-05-22
- 富士FUJI商标被撤销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