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诉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书字号
一审: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3)浦民三(知)初字第455号;
二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4)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74号
2.案由: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
3.当事人
原告(被上诉人):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
被告(上诉人):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被告(上诉人):朱国基
【案情摘要】
原告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主营氨基酸、多肽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其十余年的经营活动中投入大量成本整理形成了客户名单。2009年,原告与被告朱某签订劳动合同,指派其负责国际市场开发,并明确约定:在合同期及解除合同的两年内,朱某不得擅自公开、转让或使用吉尔生化公司的商业秘密,也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吉尔生化公司业务相近或构成竞争关系的工作。后双方未再续签劳动合同,2013年2月,朱某从原告处离职。2013年3月朱某与被告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希施生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后通过电子邮件,向原告多家客户单位的业务负责人提供相关产品的订货信息,且达成一笔交易。原告认为两被告共同侵犯了其商业秘密而诉至法院。浦东法院认为,两被告侵害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判决两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停止使用原告的商业秘密,共同赔偿经济损失15万元。
【典型意义】
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以及被告是否采用不正当手段系此类案件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案中,与原告存在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的客户名单,包括名称、联系方式以及交易的习惯、意向、内容等,是区别于公知信息的特殊信息,具有价值性,且经原告采取合理保密措施,构成商业秘密。朱某使用客户名单引诱原雇主的客户、抢夺交易机会,希施生物公司明知朱某的行为而使用涉案客户名单,共同侵害了原告的商业秘密。本案的裁判,既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角度对离职员工使用前雇主经营信息的合理性划定了边界,也为科技创新型企业防范离职人员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提供了指引。
附:二审民事判决书全文
上诉人(原审被告)朱国基。
上诉人(原审被告)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执行董事。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XX,董事长。
上诉人朱国基、希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施公司”)因侵害经营秘密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3)浦民三(知)初字第45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4年5月5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5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朱国基、希施公司共同的委托代理人XX、XX,被上诉人吉尔生化(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尔生化公司”)的委托代理人XX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作者:未知,来源:法律顾问工作室)
- 上一篇:企业信息的商业秘密保护优势在哪?
- 下一篇:签订保密协议要注意什么?
- 蔡锦明、王建国与武汉市好又多商业百货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 2015-05-10
- 个体工商户的撤销登记 2015-06-05
- 商业秘密保护“十不要” 2015-05-10
- 发布烟草广告的批准 2015-06-05
- 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登记 2015-06-05
- 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的运用和完善 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