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智库 > 专利权保护 > 动态 > 正文

“中国制造”专利 为何难“变现”?

发布时间:2015-10-26 10:28商业秘密网
  “中国制造”每年的商标申请量,长期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但为何少有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美国一项专利交易涉及金额可达数百万美元,为何在中国,每项专利平均交易额仅2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背景下,关于知识产权商业运营的话题,近来成为资本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日前,由崇德广业知识产权运营公司承办的“2015中国(深圳)知识产权运营峰会”在深举行。针对中国知识产业的运营现状,业内人士建议,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能止步于创造与获取,更重要的是转化和运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投资以及运作,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交易不活跃中国品牌附加值不高
  业界通常会根据一个国家、一个公司或一个教育机构申请和获得的国际专利的数量,来衡量其技术实力。据统计,在2014年,中国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为25539件,年增速达到18.7%,排在世界第三位。在中国的各大中城市中,深圳的PCT国际专利数量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
  中国知识产权界学术泰斗、中南财经大学吴汉东教授认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富,是构成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基础。虽然从数据上看,中国企业获得了不少知识产权专利,但这些专利却没有最大化地发挥价值。”换句话说,企业没有很好地通过产业化、商业化和资本化的方式让知识产权“变现”。
  以知识产权商业化为例,吴汉东说,这其中包括知识产权运营的转让、许可使用、质押和信托。“如今美国的知识产权交易特别是专利交易,一年所涉及的金额达数万亿美元,一个专利甚至可以达到数百万美元。但是在中国,专利的交易额度非常有限,据我所知,中国专利的平均交易额度仅有2万元人民币。”
  这一现状至少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科技创新力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吴汉东说,“我们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依然超过50%,而创新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都在30%以下。”二是中国品牌的附加值不高。“我国每年的商标注册申请量、有效注册商标量、累计注册商标量,这三项指标过去10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但是知名度享誉全球,拥有很强议价能力,具有高附加值的著名品牌不多。”
  缺乏刚性的法律保护企业产权交易动力不足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华为公司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解释,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首先,知识产权的运营商业化实际上是需要土壤的,也就是刚性的法律保护。“只有刚性的法律保护才可能使得权利人真正获得利益,才使得在市场上人们可以认同这个价值,但在中国,这种刚性法律却没有很好地执行。”
  另外,从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上看,中国企业虽然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原创性、基础性的发明创造却远远不够,中国企业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参与全球交易的能力也不足。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中国无论是产业界、私营部门还是商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这个概念。
  “也就是说,大家还没有养成一种采用知识产权要付费的习惯,而没有这个习惯,就没有动力做交易。”宋柳平表示,短期内中国的知识产权的运营行业,更多的是政府资金支持、资本支持,还很少看到实业界、产业界的介入。“但如果长期依靠政府和资本支持,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知识产权的商业运营,必须依靠产业支持,企业的深度参与。”业内人士建议,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商业运营,首先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创造和积累专利,或通过运营、收集和购买专利,成为专利的“开发商”。第二步,则是要通过专利交易、许可和转让,成为专利的“交易商”。“一句话,企业只有成为专利的军火商,从储备到交易,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无形财富的最大化。”(作者: 邓翔,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