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智库 > 版权保护 > 动态 > 正文

《著作权》修订焦点 引入追续权有必要

发布时间:2015-08-19 16:31商业秘密网
  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向全社会广泛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意见。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明确了一项著作财产权利,即追续权。这是我国相关法律中首次提及追续权问题--
  中国能否引入追续权制度?
  什么是追续权?这要从法国近代绘画史上备受农民爱戴的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说起。
  绘有《拾穗者》《晚祷》等著名画作的米勒,创作初期并不知名,生活贫困。他去世后,其艺术成就反而获得了肯定,作品价格在拍卖行屡创新高。但他的遗孀却没有享受到半点荣光,依然在巴黎街头以卖花生米为生。
  米勒的遭遇引发了不少人的愤慨。作家马克.吐温曾以米勒为原型,撰写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书中写道:米勒年轻时穷困潦倒,作品《晚祷》索价8法郎也没能卖出去。几个朋友发现,无名艺术家总是在死后被赏识。于是,米勒不得不装死以获得成功。小说的结尾写道:“总算这一次他们没有把一个天才饿死,然后把他应得的报酬装到别人的荷包里去……”
  为了避免“米勒式悲剧”,1920年,法国首先创设了追续权,即艺术品从第二次出售,通常为公开拍卖起,都要支付原创者部分酬劳,有效期是从作者去世开始的50年内。随后,欧盟各国陆续设立这项制度。时至今日,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施行追续权。
  日前,追续权的话题再次成为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焦点。本报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版权管理司巡视员许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 为何要引入追续权?
  记者:真正能从追续权受益的只是极少部分顶级艺术家,广大草根艺术家并未从中受益。那么为什么要在中国引入追续权?
  刘春田: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分析,任何艺术家名气的积累都有一个过程,没有人天生就是顶级的艺术家。很多人生前默默无闻,穷困潦倒,死后却名满天下。
  但任何称得上艺术品的创造物,都是凝结了作者情感和表现力的极具个性的特定物品,是典型的创造成果,无可取代。在这个意义上,追续权可以说是一种补偿制度,是给那些当初没有名气而廉价出售自己艺术品的艺术家的补偿。
  从艺术市场的角度看,艺术品市场交易的现实和规律是,艺术品经纪人在艺术品初售时通常都会压低艺术品的价格,然后通过拍卖市场提高价格。然而,只有前期对初售价格的压低,缺少后期对拍卖市场高价的分享,显然有失公平。因此,从公平的角度讲,建立追续权制度,是艺术家有权分享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交易额的法律保障。
  然而,反对引进追续权制度的声音也不少。进行交易的艺术品,大体可以分为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经典艺术品和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现代艺术品。涉及追续权的主要是现代艺术品。反对引入追续权的人认为:首先,大多数艺术品,特别是现代艺术品进入不了艺术品交易市场,所以能够受惠的艺术家寥寥无几。为了这部分寥寥无几的人动用立法资源,值得吗?其次,收藏家可能转而收藏已经超过追续权保护期的经典艺术品,而不再问津现代艺术品,博物馆也可能会减少采购和展览艺术品的预算。
  事实上,市场的现状并非如此。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现代艺术品在艺术品交易市场都占有相当大的交易份额。在北美,现代艺术品的购买方主要是企业家和公司,这些买家在艺术品交易市场相当活跃。随后艺术品投资基金也相继设立,许诺给投资人高额回报。欧洲艺术品市场更为分散,既包括知名艺术家,也包括普通艺术家的现代艺术作品。
  据管理追续权的英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统计,英国市场销售的艺术品,最大类别是二战后和当代艺术品,占48%;其次是现代艺术品,占26%,两个类别都有较大的增长。2011至2013年,43%获得权利金的艺术家,其出售艺术品的价格在1000至3000欧元之间。(作者:李苑,来源:光明日报)
温馨提醒:

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请冷静以待,可以通过咨询法律专业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走适宜的维权之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自身权益!

如果有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574-83099995 我们及时为您解答。

免费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