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吴某某侵害商标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3)武侯民初字第587号
原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袁仁国。
委托代理人丁山。
被告吴安龙。
原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吴安龙侵害商标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2年12月26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3年3月6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丁山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吴安龙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诉称,案外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享有第3159141号“贵州茅台”文字商标在第33类酒精饮料(啤酒除外)、果酒(含酒精)、酒(饮料)、含酒精液体、料酒、食用酒精、苦味酒、开胃酒、葡萄酒、蒸煮提取物(利口酒和烈酒)商品上的专有使用权。在2003年4月2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期间,原告经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就上述注册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上述许可期限届满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又与原告另行签订许可协议,继续在2011年12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期间将诉争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权许可给原告。2012年9月,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被告经营的武侯区龙城酒行查获了假冒贵州茅台酒12瓶(53度500ML),该12瓶假茅台酒已被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没收,被告也因此受到了行政处罚。被告的上述销售行为侵害了原告就诉争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被许可使用权,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商誉损失,据此,诉请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万元,在《成都商报》或《华西都市报》上刊登向原告的致歉声明,以消除影响。
被告吴安龙未作答辩。
经审理查明,第3159141号“贵州茅台”文字商标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其核定使用商品为第33类酒精饮料(啤酒除外)、果酒(含酒精)、酒(饮料)、含酒精液体、料酒、食用酒精、苦味酒、开胃酒、葡萄酒、蒸煮提取物(利口酒和烈酒),有效期自2003年4月21日至2013年4月20日。在2003年4月21日至2011年11月30日期间,原告经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就上述注册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上述许可期限届满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又与原告另行签订许可协议,继续在2011年12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期间将诉争注册商标的独占使用权许可给原告。
2012年9月19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被告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董家湾北街2号附207号的经营场所“武侯区龙城酒行”进行检查,经查,被告在其经营场所销售的12瓶“茅台”等酒为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12年11月20日做出成工商处字(2012)0113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被告做出罚款1.7万元,没收侵权商品的处罚决定。
另查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2月22日变更企业名称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商标注册证、证明、说明、许可说明、被告身份信息,本院根据原告的申请,向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取的成工商处字(2012)01134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原告的庭审陈述在案予以证实。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应视为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及所举证据材料放弃了抗辩和质证权。由于原告提供了其所举证据材料的原件,且证据材料与待证事实有直接内在联系,故本院对上述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予以采信。
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三款,《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办法》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二款、第十九条的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在商标局备案的,不影响许可合同的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在商标局备案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本案中,第3159141号“贵州茅台”文字商标的注册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四次出具证明文件,陈述其已将上述注册商标专用权以独占方式许可给了原告。虽然其中一份说明缺少落款时间,但另三份说明已对许可期限作了进一步说明。因此,本院认为原告与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就第3159141号“贵州茅台”文字商标的许可事宜达成了一致的意思表示,双方关于许可内容、许可方式和许可期限都作出了明确的约定,虽然双方未能就此约定提交已备案的书面许可合同,但并不影响上述约定的有效性。因此,原告作为第3159141号“贵州茅台”文字商标在2011年12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期间的独占被许可使用人,有权针对被告实施于2012年的被控侵权行为提起本案诉讼。(作者:未知,来源:中国裁判网)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相关阅读:
- 业界热议录音制作者广播权 2015-06-03
- 商标评审申请及答辩 2015-05-10
- 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承担那些行政责任 2015-06-01
- 谈谈“传奇”私服及其侵犯商业秘密的性质 2015-05-29
- 软件著作权登记与取得著作权没有任何的关系 2015-06-02
- 最高法司法解释:反向工程获商业秘密“合法” 2015-05-10